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古代守宫砂是如何守住处女之身的?

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的卡斯滕教授在马鲁穆库特鲁山意外发现几只交配后死亡的变色龙,他通过对这种变色龙的激素变化研究表明,原来在这种变色龙体内含有非常高的雌、雄性激素,在这种性激素的刺激下,它们疯狂交配,释放能量。当性激素全部释放完了,它们也就因此虚脱而亡!由此,卡斯滕教授联想到中国古代用这种雌性变色龙做“守宫砂”也许就是这个原理:雌性变色龙高含量的雌性激素一旦遇到雄性激素时,会互相抵消或中和,从而导致“守宫砂”变淡,最后消失。

从药理学的角度来说,壁虎药性咸、寒,主治功效祛风、活络、散结、抗癌。其水溶液对人体肝癌细胞的呼吸有明显抑制作用,而且它富含维生素F,维生素F有一定的抗癌活性。而丹砂药性甘、凉,主治功效是安神、定惊、明目、解毒。综合来看,两种药物从功能主治上来说,都属于寒凉类,主治诸般内毒。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守宫砂是一种心理暗示疗法。它使被点上守宫砂的女性在潜意识里产生敬畏廉耻之心,不敢越过道德的底线。

从药物学的角度来说,西药恐怕用不到守宫,它多用在中药里,主治小儿脐风、久年惊痫、小儿撮口、心虚惊痫、瘫痪走痛、历节风痛、破伤中风、疠风成癞、漯疬初起、小儿疳疾、蝎伤、反胃膈气、痈疮大痛等疾病。由此可见,守宫砂与贞节毫无关系。而我们在开篇时讲的故事也是历史上的一种误解,或者说是一种谬论。我们只能从里面看出当时人们的愚昧和无知。最后,说一点儿题外话。听古说书,常能听到“贞节牌坊”。何为贞节牌坊呢?所谓牌坊实际是一种古代形状似门的高大建筑,一般是由封建帝王为表彰臣子功绩所建。贞节牌坊是特指为了表彰封建女性对自己的丈夫坚贞不渝,一生恪守贞节而建立的牌坊。通常用来表彰一些或死了丈夫长年不改嫁,或自杀殉葬,符合当时年代道德要求的女性。 可以说,每一处牌坊下,不是埋葬了一个生命,至少也是埋葬了一个女子数十年的青春。

李时珍《本草纲目》对“守宫”释名之下的签注,有讲到守宫试贞的话。重订唐本草的右监门长史苏恭也曾说:守宫又名蝎虎,以其常在屋壁,故名守宫,亦名壁宫。饲朱点妇人,谬说也。苏恭的见解,不单定名上的解释,和张华陶弘景说的称“守宫”的命义,相违隔;他又认定饲朱点妇人没有这回事,只是“谬说”而已。可是曾收罗百氏、访采四方的明代李时珍,他却认为《淮南.万毕术》、张华《博物志》、彭乘《墨客挥犀》中说的大抵不真,恐怕别有术而不传了。他是笼统的假定,用失传两个字作一活动的论断,再看他编成的《本草纲目》中,也没有附上悬疑的守宫饲朱点女的药方。守宫入药的效用,和历代医家论断试贞的概说,大只如上述。

梁朝的名医陶弘景曾说:“守宫喜缘篱壁间,以朱饲之,满三斤,杀干末以涂女人身,有交接事,便脱;不尔,如赤志,故名守宫。”什么意思呢,陶名医说壁虎喜欢沿着篱笆或墙壁爬行,捉住后用朱砂喂它,喂够3斤朱砂后,将壁虎杀了磨成沫涂在女人身上,如果女人进行房事,则红记消失,如果没有进行房事,则红记就像身上长的痣,不会消失。同样名医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里记录了“守宫”,并对在它的释名之下的签注里,讲到“守宫试贞”的方法。

【守宫砂真相】

用守宫砂来检查女子是否是处女没有科学根据。一般武侠小说中却经常出现,《神雕侠侣》的小龙女被尹志平迷奸后,守宫砂即行消失,《倚天屠龙记》的纪晓芙也因为被杨逍诱奸,被其师父灭绝师太察觉守宫砂消失,遭到杀身之祸。

守宫砂,是野蛮的男人们强加在古代女子身上的枷锁。他们要求女子守身如玉,自己却放荡不羁,没有什么约束,这就是荒谬的事实!在中国之外的西洋中古时代,男人们就曾发明了金属造锁封闭女阴的残酷手法。

在《圣经》里,也有疑妻行淫试验法的记载:送妻到祭司那里。带大麦面做供物,不可浇油加乳香,作素祭;随后要妇人发誓,再由祭司作法,并拿苦水要妇人喝,据说,不贞的女人喝了就肚腹膨胀,大腿消瘦。

“守宫砂”是人为加上去的,而非女子天生,在女性身上寻找所谓的“守宫砂”只能说明其无知。同样道理,有无“守宫砂”与贞操也毫无关系。现代人如果将传统的谬传信以为真,那么愚昧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