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武则天并没有辜负百姓的期待。她执政期间,无论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还是军事防御与民生福祉,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她承接了贞观之治的辉煌,开启了开元盛世的序幕,成为唐代两大盛世之间的关键桥梁。
尽管武则天是杰出的统治者,狠辣的政治手腕依然不可忽视。许多影视作品中,她为了巩固权力,甚至不惜亲手除掉自己的女儿并嫁祸于皇后,后来为了夺取皇位,又设计陷害自己的亲生子女。这些传闻虽难以考证真伪,却从侧面反映出她果断且无情的政治风格。她的残酷不仅体现在人事斗争上,更体现在她开创的严酷刑罚中。
其中,“玉女登梯”刑罚尤为著名。听起来似乎美丽雅致,带着些许仙气,但实际上行刑过程异常残酷,极少有人能够承受这种折磨。这是一种专门针对女性犯人的刑法,乍看之下似乎温和,实则对体力、意志和胆量提出极高挑战,受刑者常常痛苦哀嚎。
具体执行时,受刑者的脖子被系上一根绳索,绳子的另一端由行刑者掌控。她们被带到一个高高的木桩前,必须在木桩上来回攀爬。木桩下方布满了锋利尖锐的小木桩,每一根都对准着受刑者,稍有失误便可能被刺穿。更为残酷的是,受刑者双手被绑,失去平衡支撑,只能凭借脖子上的绳索维持,惊恐与痛苦并存。
受刑过程中,若犯人试图停下来休息,行刑者便会拉紧脖子上的绳索,强迫其继续攀爬。为了避免勒死,受刑者只能忍耐着痛苦坚持。身心疲惫之际,不少人不得不选择招供,以求解脱。这种“玉女登梯”刑法的残忍和威慑力,令人闻风丧胆,成为武则天时期最令人恐惧的刑罚之一。
这项残酷刑法并未随唐朝的衰落而消失,竟被抗战时期的军统局局长戴笠引入使用。说起戴笠,他是那个年代最神秘的人物之一。作为黄埔军校第六期学员,戴笠早年只是浙江军中的一名普通士兵。后来来到上海,结识蒋介石,两人迅速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凭借蒋介石的信任,戴笠成为国民政府军统局的核心领导人,掌握着庞大的间谍网,执行无数秘密任务。
戴笠的一生充满谜团,行踪诡秘,甚至他的死亡也充满悬疑。众说纷纭中流传着一句俗语:“戴机撞岱山,雨农死雨中。”他所乘坐的专机在暴雨中撞上了岱山——又称困雨沟。尽管死亡的时间和地点确定,但其背后的真相至今未明。有人说是他人蓄意谋杀,也有人猜测是自杀,更有传言称飞机事故是伪装。
在《军统的最后暗杀名单》一书中,披露了戴笠策划对宋庆龄进行暗杀的秘密行动。为完成这次行动,戴笠动用了军统的“四大金刚”之一沈醉,策划缜密,行动迅速。然而,就在即将得手之际,蒋介石却紧急叫停。尽管未能完成暗杀,却引发宋美龄对戴笠的深深怨恨,进而衍生出暗杀戴笠的阴谋。
还有一种说法称,因贪污被戴笠揭发的马汉三,为保命在戴笠乘坐的飞机上安装炸弹,制造事故假象。另有传言指出,戴笠因掌握过多机密,逐渐失去蒋介石信任,且因权力过大引发多方忌惮,最终在飞机上自杀,造成飞机失控坠毁。
戴笠之所以让众多势力忌惮,正是因为他行事狠辣。抗战时期,他虽未直接参与前线激战,却专注于间谍战和秘密任务。被捕的敌方间谍和俘虏无一例外要接受他亲自审讯。他的刑讯手段多样且残忍,没有人能在他面前保持沉默。
曾有一名日本女间谍,在接受过专业训练后潜入中国,执行情报任务。她业务娴熟、警惕性高,多次为日本提供重要情报。被军统多方围捕后,仍顽固不化,拒绝吐露任何秘密。多次刑讯未果,案件被上报给戴笠。
戴笠亲自出马审讯,面对这名女间谍最初依然冷眼相对。然而,他不为所动,命令用“玉女登梯”刑具对她施刑。起初女间谍轻视这刑罚,但很快痛苦令她崩溃,终于将所有任务和联系人交代清楚。戴笠的残忍无情不仅对敌人,对自己的同胞也毫不留情。
正因如此,戴笠在民间口碑极差,甚至被称为“蒋介石的佩剑”“中国的盖世太保”。周恩来总理曾评价:“戴笠之死,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可以提前十年成功。”这句话说明了戴笠对民族革命的严重阻碍和他对同胞的残酷无情。
在蒋介石的领导下,戴笠忠心耿耿,忠于个人权力和蒋介石的指令,常无视民族大义和人民疾苦。他屡次执行暗杀和清除异己任务,铲除众多为国为民的革命者。戴笠的存在成为当时革命力量的重大障碍,而他的去世也为中国革命的早日胜利打开了道路。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